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 > 工业高技术
许昌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信息时间:2017-02-27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业扩规升级、提质增效、跨越发展,加快培育千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42.1亿元,增长18.0%。其中,电气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939.6亿元,增长25.4%;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规模较大,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45.6亿元、243.2亿元、215.3亿元;仪器仪表、金属制品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24.4%、17.3%。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规模大。装备制造业企业达到459家,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均占规模以上工业的近1/3,已成为我市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二是质量优。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26.8亿元,增长9.1%,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下降93.3%。三是带动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50.1%,成为工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和最可靠支撑。四是运行稳。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二季度以来逐月增速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二、三、四季度增速分别为13.2%、15.2%、17.5%,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为全市工业发展乃至稳增长保态势提供了坚强支撑五是企业活。一批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森源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达到307.9亿元,增长37.5%,入围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许继集团主营业务收入165.7亿元,增长25.4%;远东传动轴主营业务收入33.7亿元,增长20%;西继电梯主营业务收入27.4亿元,增长14.9%。六是产业聚。装备制造业呈现集约集群集聚的发展态势,装备制造已成为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带动产业集聚区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

在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过程中,坚持高端化、成套化、集聚化发展方向,以优势装备制造产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发挥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和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转变、两端延伸,强化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走出了一条具有许昌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发展道路。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重点,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以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五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优先发展电力装备产业,优化提升汽车及零部件、电梯两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两大新兴产业2016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5亿元,占装备制造业的73.7%。以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市为目标,大力培育产业特色鲜明的龙头骨干企业。2016年全市实施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44个、总投资535.2亿元,分别占工业项目的44.0%和44.6%,黄河新能源动力电池、森源节能环保型输变电设备产业化等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中原电梯产业园、许继智能电网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许昌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中西部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

二是抓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动能转换、成果转化,重塑转型升级新引擎。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和“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改造,启动了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引进了西门子电力自动化等一批先进技术,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构筑创新平台,探索转型升级新途径。以新技术为代表的创新成果加快涌现,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保持快速增长,获批33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2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创新龙头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森源电气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大森机电等4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创新载体建设实现新突破,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成功申报省首批双创基地,许继等4家企业进入首批省级企业双创基地名单,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科技大市场建成投用,为科学技术管理、共享、转移、孵化提供了互联网支撑。创新合作迈出新步伐,市政府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集聚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郑州大学许昌研究院挂牌成立,设立河南信息安全研究院。大力优化创新环境,释放创新创业新动力。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拿出3000万元重奖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市本级年度财政科技投入达5000万元,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许继、黄河、森源等重点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到5%以上。创新正在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支撑和引领作用愈加凸显。

三是抓载体,加快集聚集群发展。深入实施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的提质增效之路。全市1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66平方公里,全部晋升星级,其中,3星级一个,2星级两个,培育形成了超千亿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5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2个。有8个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入驻装备制造企业709家;在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观摩点评活动中,许昌连续4年位居小组第一。积极实施“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规划建设了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电梯等近10个装备制造区中园,市级电力装备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39.6亿元,示范区电力装备,长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开发区智能装备,禹州装备制造、建安区汽车零部件等6个县级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规模达到百亿级。

四是抓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坚持抓领导招商,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确保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有1个人在外招商;抓驻地招商,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设立工作联络处18个,实现招商引资常态化;抓精准招商,围绕电力装备等五大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瞄准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依托我市重点企业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抓境外招商,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市领导带队(武国定、王文杰)先后两次组织45家企业赴德国、捷克、瑞士等国家开展招商对接活动,森源集团、中锋数控、大盛微电等企业分别与德国企业共签订合作项目16个。中德(许昌)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已完成初稿。持续实施招商引资行动计划,成功举办三国文化周、花博会等市内招商活动,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举办了专题招商活动,承接了一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3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18亿美元。

五是抓服务,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以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为着力点,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市、县两级均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设立了市、县两级企业发展互助资金8.44亿元,2014年以来累计为企业调贷230笔,68亿元按照“重点保护类、重点帮扶类、资不抵债类、涉嫌逃废债类”四种类型,着力排查化解风险企业,积极稳妥处置企业财务风险,2015年以来,化解风险资金490笔,涉及资金44.5亿元使一大批企业渡过暂时困难。以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至98项、办理时限缩减62.2%,市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全面发布实施,精简压缩行政职权690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3%。以助推企业成长壮大为切入点,切实为企业保驾护航。实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每人联系1家重点企业和1家困难企业,每月现场办公,解决企业难题;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新增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新三板挂牌总数达到20家;2家企业进行主板上市辅导,2家企业正在筹备香港上市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和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全市3家装备制造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4家装备制造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制造业50强;先后组织了许昌市第六期企业家培训班、清华大学许昌市企业领军人才研修班、复旦大学许昌市第八期重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培训活动,共培训企业家500余人次

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我们深切体会到稳增长,必须首先稳工业;稳工业,必须着力促转型;促转型,必须立足转动力;转动力,必须切实靠创新。下一步,将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借机郑许融合发展,加快产业对接发展;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三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四是坚持两手发力不放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五是提升载体建设水平,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六是持续开展企业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