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禹州市委书记黄河
【信息时间:2023-03-09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事关发展、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禹州市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许昌市委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所在,着力打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好名片、最强磁场”37日,禹州市委书记黄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持续深化改革,在简政放权上有深度。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深入开展放管服效改革,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业务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加快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26个部门123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纳入市民之家,实现一窗综合受理;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全省通办窗口可办理800全省通办140跨省通办事项,真正实现一地受理、网上办结;推进市级大厅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向乡、村两级延伸,在乡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43个试点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立综合窗口”94个,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干部迈开腿、群众零跑腿。

补齐短板弱项,在服务保障上有温度。服务质效再提升,对省下放的255项管理权限全部承接到位,坚持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宗旨,充分释放改革活力、激发经济发展势能,办好雪中送炭的实事和锦上添花的好事;主体培育再发力,坚持扩量与提质并重,大力促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持续推动泽衡环保、恒利来新材料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打造高成长性企业接续发展梯队,让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要素保障再加码,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产销、产融、用工、产学研等对接,切实落实好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好资金、用地、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让更多企业愿意投资、乐于兴业。

完善三项机制,在纾困解难上有精度。深入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34名县级领导、386名县级干部联系服务500家企业,当好解决问题、助推发展的服务员;完善精准对接机制,对47个市直部门惠企政策开展情况进行研判梳理,对接许昌市免申即享工作平台,开展个性化+全流程服务,逐步实现政策主动精准推送,确保惠企纾困政策以最快速度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各类市场主体;完善纠纷化解机制,大力推进法治禹州建设,继续做好对专利、商标及驰名商标的行政保护,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建设,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对涉企纠纷诉讼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执,用法治力量护航企业行稳致远;完善督导调度机制,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急、政府所能,认真研判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拉单子、建台账,每周一交办、每月一讲评,以重点工作清单形式交付相关职能部门限期办理,将企业难题变成舒心答卷

坚持刀刃向内,在转变作风上有力度。聚焦二传手”“踢皮球”“慢作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快速跟进、严肃追究,通过作风大整顿实现纪律观念和营商环境的大转变,用百分之百的实干系数兑现硬碰硬的落实指数,用目标任务的推进速度铸就发展高度;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好知心、贴心、用心服务企业的娘家人,让广大企业家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受益者、推介者,形成人人参与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以优良的营商环境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新征程。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禹州全市上下将以满腔热情服务企业、用心用情支持企业,政企合力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黄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