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第十四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许昌专场推介会举行,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金亮在专场推介会作产业推介,介绍我市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全力助推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近年来,许昌市牢固树立“工业兴市、制造业强市”理念,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以高能级群链为关键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门类健全完善。在国家公布的41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我市拥有37个分类。相对完整的行业分类是我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条件,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优势。
产业实力持续增强。以许继电气、森源电气为代表的电力装备产业,是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产业基地;以瑞贝卡为龙头的发制品产业规模全球第一,成为我市出口创汇的支柱;拥有从烟叶种植、烟叶复烤、切片、卷烟生产到烟草机械制造的烟草全产业链,是全国重要的烟草产业基地。
产业创新取得突破。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培育建设市级以上研发平台945个。23家企业入选省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企业391家,预计年底突破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估达1235家,全市主要创新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出台《许昌市十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和《许昌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方案(2023—2025年)》,着力培育壮大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目前,智能电力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40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被纳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硅碳新材料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集约集聚发展。8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以上。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分别位列全省第一档次第5名和第10名。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获批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是全省唯一一个县级开发区;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获批河南省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占全省四分之一;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获批省第一批循环再生工业园,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市场主体充满活力。许昌大力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和“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全市11家企业被评为2023年度河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居全省第5位。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48家,居全省第6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4家,居全省第4位。
服务水平不断深化。坚持“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印发《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行动方案》,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深入开展“万人助企”活动,许昌市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地市。大力开展政策对接、政银企对接、产销对接、产学研对接、用工对接、两化融合对接等六项对接活动800余场次,服务各类市场主体1万余家,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持续加大企业反映问题办理,问题动态办结率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