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许昌市建安区: 做强产业 做活载体 做优服务 走好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之路
【信息时间:2023-12-21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许昌市建安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做强三次产业、做活产业载体、做优金融服务,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确保全区走好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之路。

做强三次产业,绘就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新图景。建安区坚持强工重农、兴城活商,稳“一产”,积极探索以“村内建社区工厂、村外建现代农场”为基本模式的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动农业稳定增产增收。年初以来,建安区新建社区工厂2家,总数达到了131家,带动65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发展现代农场982家,认定三星级农场1家、二星级农场8家、一星级农场26家,乐佳美学农场、青云牧场等一批现代农场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强“二产”,建安区建立了先进制造业体系,全面提升发制品、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体系建设,集中力量打造数字经济牵引、先进制造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形成了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推进以电子信息、环保装备及服务、食品加工及包装为主的新兴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了新兴产业集群,绘就了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工业发展新图景。活 “三产”,建安区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推进综合保税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多式联运物流港三大平台和发制品、农产品、建材、家居、物流五大专业市场建设,合理布局大型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奏响了城乡融合、强工重农、兴城活商最强音。

做活产业载体,探索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新路子。建安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活产业富民载体,以建立完善农村合作组织为抓手,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场+农户”等方式探索共富机制,实现共同富裕。今年,建安区认定区级示范合作社10家,推荐市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截至目前,全区获批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9家、区级示范社16家,获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区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涵盖了粮食种植、精品果蔬、食用菌、种业、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6大类型,打造“三品一标”和“名特优新”企业33家、产品54个,“建安白灵菇”“榆林小米”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带动了一方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振兴了一方乡村。同时,积极搭建农产品外销平台,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国家、省、市农产品展销活动,助力农产品“破圈出海”。目前,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各级农产品展销活动10多次,签订销售订单1亿多元,摘取国家级大奖4项,其中,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在第二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上,与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3个国家签订白灵菇等产品出口订单500万元。

做优金融服务,提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新支撑。建安区坚持数、质并重,做优金融服务,大力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截至今年11月,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20场次,达成融资意向36.8亿元,投放工业企业贷款22.5亿元。大力实施“稳粮担”政策,采取“政、银、担”联动支农模式,引进河南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种子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服务。今年以来,建安区授信近300户,发放支农贷款9000多万元,托起了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农业发展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