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许昌市建安区:“力度+速度+温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信息时间:2024-05-23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5月20日,记者走进许昌市建安区天安清洁煤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桩机起落、吊臂升降、车辆穿梭……一幅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一直有‘服务专班’工作人员在工地帮办手续,解决道路、水电等各种问题,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项目负责人葛琦表示。

据了解,位于建安区灵井镇工业园区的天安清洁煤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123.68亩,总建筑面积104867平方米。该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设备辅以煤泥重介质分选工艺”,以单一低密度重悬浮液一次分选出质量合格的洁净煤、中煤产品和矸石。生产过程能耗低、利用率高、绿色环保,达到国家一级洗选用水闭路标准。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选洗原煤150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带动周边群众150人就业,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为建安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力度——闭环服务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高质量发展如何破局?建安区不断探索建立健全专班帮扶、全程服务、挂图推进、会商协调的闭环服务机制。一个项目,一名县处级领导,一个部门,一个计划,一个专班,形成项目有困难现场解决,手续有难点容缺受理,部门难协调区领导介入的全方位、全过程保障机制。同时,建安区还实施要素保障常态化对接机制等各项机制,搭建高效的人才、土地、融资等要素对接平台,全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要素保障问题和困难。

今年以来,建安区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54个,年度计划投资205.5亿元。截至目前,33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3个,开工率70%,21个续建项目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83.2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0.5%。

速度——科技赋能让政务服务更“智慧”

整齐的办事窗口、醒目的电子大屏、舒心的帮代办服务,日前,大学毕业生李小勇在建安区政务服务中心经历了一次快捷的办事体验。

“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创业,计划开一家餐饮管理公司,已经租好了门面房。”李小勇介绍,他们3人本来是想着提前咨询一下办理要求,没想到的是,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仅凭一张身份证,现场填写一张《建安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书》,不到30分钟就取得了营业执照,便捷、高效的办事效率让李小勇连呼意外。“真的没想到办理营业执照这样方便,只跑一趟,一次办好,家乡的营商环境真的是太好了!”

经营主体能从繁琐的表格、材料中“解放”出来,得益于建安区推行的“全程电子化+帮办代办”政务服务新模式。依托河南省政务服务网,工作人员指导申请人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方式提交材料,实现“企业信息一次填报、数据同步采集共享、业务协同办理”。群众只需通过大厅内的自助终端或线上平台,即可一站式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无需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在服务环境上,服务大厅以注重用户体验为根本,设有智能导览系统、自助查询终端等便民设施,方便群众随时了解办事进度和办理结果。

温度——“微信群”服务拓宽诉求通道

“没想到给建安区万人助企微信群发送一条求助微信,他们3天就帮助我们解决了道路缺少警示牌的问题。”河南巨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轩岗领满意地说。

河南巨隆科技有限公司的两个厂区分布在S321省道两侧,因业务量大,部分部件和产品需要穿越S321道路转运。该道路作为商丘、周口向西的主要交通要道,大小车辆川流不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公司负责人向建安区“万人助企”工业企业微信服务群反馈了该问题后,该群负责的建安区科工局相关领导立即向建安区“万人助企”活动办公室报告,将该事项交办至建安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办理。建安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派专人到企业现场进行勘察后,决定在该公司东西两侧100米处增设2个警示慢行标识牌,同时与制作厂家联系抓紧时间制作。仅3天时间,警示慢行标识牌已安装到位。

这是建安区推行“5+2”工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贴心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为推动企业和项目问题快速解决,建安区发改委牵头建立了工业、农业、批零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建筑和房地产业、交通运输物流业5个企业服务微信群,并明确责任单位“一把手”同志担任微信群的群主。今年以来,建安区通过5个微信群,利用“万人助企”活动平台,收集并解决各类企业问题63个,问题办结率达100%,打造了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企业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

项目服务专班全链条服务,推进项目“拔节生长”;智慧政务大厅免去各种繁琐手续,增强办事体验;“微信群”服务让企业更暖心……“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建安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速度、温度,抢抓二季度窗口期,以高水平改革创新打造营商环境体系,培育营商环境沃土,走出一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