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政策解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几个重大关系
【信息时间:2024-06-03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到2024年1月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再到3月参加全国两会以及在湖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深刻背景、科学内涵、重要特征和实践要求等,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扭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握好一系列重大关系。
一、把握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须正确处理“新”和“旧”的关系。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牵引力,只有充分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突出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生产力发展方向,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另一方面,从传统生产力中不断挖掘新的发展动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基本盘,只有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不断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攒足本钱。综合来看,新质生产力为传统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新路径、带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传统生产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催生和发展提供“试验田”、带来复制推广的广阔空间。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把握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因势利导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四链”融合、数实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二、把握好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不断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关键先手棋。只有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生产力水平上实现更大突破、更大发展,才能持续推动加快技术进步速度,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另一方面,加快形成和完善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活力释放源。只有积极变革与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才能不断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综合来看,新质生产力作用于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新型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从培育、催生到全面突破、跨越式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把握好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必须科学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发挥好民营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快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共促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建立以增加知识、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促进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顺畅流动。
三、把握好全国一盘棋和因地制宜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首要任务,必须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一个显著优势,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方向路径,将优质要素更多集聚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能齐步走,高质量发展也不可能齐步走,必须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坚决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搞一种模式。综合来看,全国一盘棋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主攻方向、治理优势和坚强后盾,各地因地制宜的探索实践为全国提供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和可复制推广的成熟做法。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把握好全国一盘棋和因地制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先立后破、分类指导,胸怀“国之大者”,坚决把贯彻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图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发挥好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引导各地区找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战略位置,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按照梯次链式合理分工、优化发展,支持新型要素资源相对丰富、新兴产业基础相对较好、前沿科研条件相对领先的地区先行先试,率先建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对全国产生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鼓励其他地区探索走通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立足本地禀赋和优势、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
四、把握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加充分释放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必须正确处理自主和开放的关系。一方面,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高质量发展也无从谈起。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确保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中国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但绝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绝不能闭门造车、当井底之蛙,要在深化国际合作中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在开放合作与竞争中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优势、壮大新质生产力。综合来看,自主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奠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让开放创新更有底气、更加主动;开放创新有利于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在开放中获得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创新要素,实现更高层次的自主创新。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把握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双轮驱动,兼容并蓄、协同并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整合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优势力量,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科技创新法律、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环境等方面的制度与国际接轨,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持续实现互利共赢;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开展以企业为主导的国际产学研合作,引导支持国内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外资企业在境内设立研发机构,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引进和使用制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国际前沿技术和国际化劳动者队伍支撑。
五、把握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更好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正确处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民幸福安康,发展新质生产力当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期待能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有助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抓民生就是抓发展,改善民生可以激发人民群众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进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的内生动力。综合来看,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重要目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激发巨大内需潜力,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够不断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可靠的需求基础。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把握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打造优质高效多样化供给体系,紧密结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新运用科技手段提供更多优质的、前沿的产品和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普惠型民生科技发展,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科技创新为人民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住房、交通、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基础性、普惠性需求提供系统化科技解决方案,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创新智能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作者: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顾严 刘凡熙,本文发表于《科技中国》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