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其公正性和透明度直接关系到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技术应用、提升服务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进场交易项目367个,成交总额74.68亿元,节约资金3.39亿元,增值0.42亿元。
创新评标模式,让专家评审更加公平公正。推出“市域一体化”评标,统筹全市交易场所资源、项目资源,在许昌市域内实现“专家选座式”就近评标,评标专家就近选择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任意评标区域参与项目评标。目前已完成“市域一体化”评标项目35个,评标结果更加公平,专家参与评标更加方便,为交易主体节约了招标成本。推行“暗标盲审”,利用数字技术竭力屏蔽投标人信息,评审专家在不知企业名称的情况下进行评审,提升评审的公正性。1月8日,首例“暗标盲审”项目“许昌市文峰路北段及文化街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已发布招标公告。
探索数字见证,让交易过程更加阳光透明。交易见证是指对进场交易项目的交易环节、交易过程、交易数据和交易程序等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证明的一项活动。许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开发全流程数字化见证系统,实现电子化交易系统、影像监控、拾音设施等软硬件设施数据自动抓取融合,交易见证报告一键生成,对交易项目从入场开始到合同签订全过程实时记录和存证,解决传统见证模式中存在人力资源浪费、见证效率低、岗位廉洁风险较大、专家信息易泄露等弊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监控、实时记录、动态跟进、留痕追溯。
加强智慧监管,让交易监管更加智能高效。开发电子监督系统,监督部门可以在线审查项目进场资料、招标文件、招标公告、中标通知书等,在线观看开评标室视频监控画面,及时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公示。上线串通投标分析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智慧手段,建立串通投标预警模型,实现围串标行为的自动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分析招标人、投标人代理机构的亲密度关系以及投标文件雷同性等指标给出围串标分值,超过阈值后自动报警,为行政监督部门智能高效监管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