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许昌分会场在高新区的许昌市泽海智慧配网产业项目现场隆重举行。
高新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硬支撑,以“三个一批”活动为抓手,全力以赴抓谋划、抢进度、优服务,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许昌泽海项目的顺利开工不仅是我市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延链补链的重大突破,更体现了高新区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和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推进机制,破难题。坚持县级领导分包、专班推进机制,日调度、周通报,统筹资源和力量向重大项目倾斜,先后解决瑞尔电气产业园、协康医院等项目开工难,万通街小学、德仕堡生活广场复工难,园区基础设施推进慢等难题,增量配电网110kV变电站并网运行,中原电气谷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部分长期停工项目也已找到有效解决路径。
二是突出产业优先,稳增长。坚持把产业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新开工智能数字变压器等产业项目11个,建成投产许继电力电子产业园等产业项目11个,在建首舶汽车用品产业基地等产业项目11个。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投产,带动高新区全年新增规上工业、服务业等“四上”企业17家,实现增量翻一番(不含卷烟厂),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8.7%。
三是常态谋划储备,增后劲。立足电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优势,精准谋划和储备高质量项目库。通过横向布局产业项目,纵向延伸“研、产、销”产业链条,着力实施一批延链补链项目,强化品牌打造,提升区域竞争力。2024年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27个,总投资121亿元。2025年计划谋划储备民生、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共计122个,总投资额预计达279.4亿元。
四是完善助企服务,强保障。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企业安心经营,建立了县级领导分包、网格兜底、局(办)联系的全方位助企服务机制,实现市场主体生命周期服务全覆盖。县级领导定期调研重点企业,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网格化管理配备专职联络员,确保企业诉求及时响应;各局(办)与企业建立一对一联系,提供政策咨询、行政审批、融资对接等“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五是优化政务服务,提效能。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实现信息互通,积极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全程跟踪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大幅缩短办理时间。土地报批中,提前介入,协助企业完成土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等程序,确保合法合规。规划审批环节通过简化流程、优化制度,加快项目落地速度。手续办理上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模式,避免企业往返奔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下一步,高新区将致力于营造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