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政研企联动创新”模式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信息时间:2025-01-20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日前,市科技局组织召开“高校科研院所专家禹州企业行”对接会。会上,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我市科技金融相关政策,参会企业与金融专家、金融机构进行了精准对接。

这是我市积极探索“政研企联动创新”模式,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一个缩影。我市通过政府引导搭台、科研机构技术支撑、企业市场驱动三方协同发力,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市科技局制定《2024年度政研企联动创新行动实施方案》,以“1+10+N”模式开展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前后衔接的系列活动。“1”即开展1场市厅会商工作,在全面谋划许昌市科技工作的基础上,与省科技厅进行会商,争取省科技厅的支持,上下联动共同开创许昌科技工作新局面。“10”即举办10场产学研对接会,邀请中国科学院系统有关院所结合许昌市企业实际举办5场高质量产学研对接会,组织许昌市高等院校特别是许昌学院举办5场产学研对接会。“N”即举办N场次惠企专题活动,聚焦企业需求开展精准对接、精准培训、创新能力提升等各项活动。2024年,围绕电力电子装备、机械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六大领域,我市共举办10场大型科技成果对接会。

我市以创建国家和省级科技研发平台为载体,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中心,推进科研成果从平台到中试,再到产业化工程化。截至2024年年底,我市已获批建设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357个。森源重工依托在环卫车辆方面的研发生产及后期维保优势,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造了综合一体化环卫管理云平台,该成果已实现对2万多名环卫工人和所有环卫车辆、作业、设施的指挥调度,服务范围超过8000多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000多万人。

同时,市科技局充分发挥许昌科技大市场在“政研企联动创新”模式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产学研合作促进平台和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基地,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常态化赴县(市、区)进行现场考察和科技政策宣传、科技咨询服务等工作。团队动态联系服务全市多家企业,适时开展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的征集工作,根据企业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帮助联系专家开展上门现场交流,2024年累计服务超过70家企业,促成签署13份战略合作协议,35个项目被列为中国科学院河南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个项目被列入中国科学院河南中心开放性课题项目,共计获得省财政支持2925万元,立项数和获得经费数居全省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