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以中介服务为主导,坚持强化产业集聚、项目带动、企业培育、服务提升,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近日,在三门峡召开的全省现代服务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会议上,许昌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强化产业集聚 引领发展优势
立足现代服务业发展定位和“未来新城”区位优势,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集聚,辖区注册市场主体达到1800家,全年营业收入预计完成13亿元、增长14%,带动就业达到4800人。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发挥许昌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与许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区两业”融合发展的先天优势,大力推进信息服务、检验检测、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咨询服务等引领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强与中原电气谷制造业企业互动对接,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企业非核心业务剥离,向服务业企业转型,已培育开普检测、四达检测、智能云科、中科森尼瑞等一批检验检测、科技服务优质企业。
生活性服务业配套方面,以许昌市中央公园为核心,点状布局学校2家,金融总部、银行网点、品牌酒店5家,高档餐饮公司5家,大型生活超市2家,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生活配套,进一步聚集人气、促进消费。
强化项目带动 夯实基础优势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强项目建设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保障,环芙蓉湖楼宇经济圈已建成商务楼宇30幢。
持续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2024年实施重点服务业项目5个,总投资21.12亿元,携睿信息服务外包、中国太平洋财险等招商项目顺利落地,亮风台AR文旅、许昌和瑞酒店、随易住途客中国酒店等生活性项目已建成使用,许昌市5G基站、中联心传许昌假发直播产业赋能平台、九识无人配送车及配套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同时,许昌实验小学实现秋季招生、德仕堡生活广场复工建设,芙蓉东南路等断头路打通,产业发展基础配套、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强化企业培育 积蓄竞争优势
持续加强重点企业梯次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功引育猪八戒网、争锋科技、中联心传、九识智能、君志和等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拥有上市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四上”企业29家,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初步打响了“芙蓉湖”服务品牌。
建立部门协同机制,推动各类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辖区企业获得荣誉30余项,其中,开普检测入选全省新服务新供给领跑企业,赛飞科技荣获2024年创客大赛许昌赛区一等奖,安徽格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昌分公司落户开发区,办公场地和就业人员年内实现数倍增长。
强化服务提升 厚植环境优势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出台《学习胖东来服务理念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落细网格化服务机制,科学划分四个网格片区,每个片区由一级、二级网格长及网格员三名同志分包负责,开发区全体工作人员“进网格、入企业”,明确工作职责,形成问题处置闭环,实现各类企业问题快速发现、精确定位、及时处置和有效监管。
2024年以来,累计解决易尚电子、文雅发制品的公租房申报,恒耀电子的税务办理,争锋科技的高层次人才招聘等问题120余项,全年举办各类培训24场1400人次,在保障企业用工风险防范与劳动争议处理、企业安全生产、贷款融资、企业创新转型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扩量与升级并重、传统与新兴协同,全面推广复制胖东来模式,促进服务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常态调度上下功夫,定期专题研判,及时解决服务业项目谋划建设、政策落实、要素保障等具体问题。在扩容提质上做文章,聚焦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等特色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聚焦生活性服务业,引导市场主体开展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在完善载体上出实招,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积极拓展产业投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咨询等服务功能,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平台支撑。”许昌现代服务业开发区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