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三个一批”赋能许昌高质量发展
【信息时间:2025-01-20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三个一批”即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是河南省委发出的项目建设最强“动员令”。目前,我市共接续开展14期“三个一批”建设活动。2024年,开展4期“三个一批”建设活动,新增“三个一批”项目281个,总投资1100.83亿元。

长葛市绿友建筑机械生产项目、建安区顺丰河南集散仓项目、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自动驾驶城配物流车项目等一批签约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的许昌市绿色豆制品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建成后将有力推动豆制品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迈进,持续擦亮“许昌腐竹”金字招牌;

已投产的河南豪丰农业公司农机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一边开足马力生产,一边持续丰富产品图谱、完善产品链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

新岁伊始,俯瞰许昌大地,一个个签约项目厉兵秣马、在建项目快马加鞭、建成项目达产投用。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项目建设态势,反映了许昌正在以项目建设结构之变引领产业结构之变、产业能级之变,为许昌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定不移围绕“7+28+N”产业链群,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持续抓谋划、优服务、强调度、促落实,推动“三个一批”建设活动扎实开展,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开展4期“三个一批”建设活动,新增“三个一批”项目281个,总投资1100.83亿元。

超前谋划,扩充项目“储备库”。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全市项目布局和各地主导产业,共储备各类项目1085个,总投资3907.7亿元,其中275个转化申报2025年新建重点项目;同时,围绕“7+28+N”产业链群,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推动电力装备、生物医药、碳硅新材料等产业链式集聚,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叠加效应。

强化调度,按下项目“快进键”。开展重点项目月度现场访查活动12次,实地察看重点项目288个;将项目谋划储备、进展、推进等情况列入评估范围,充分激发各地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实行重点项目全员分包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省、市重点项目全覆盖核查、全员分包、月度访查等方式,对373个市重点项目开展4轮服务调研,共发现并建立问题项目(事项)台账144个,已销号126个。

要素支撑,加注项目“催化剂”。扎实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靠前梳理土地、环境容量等前期手续,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早见效;靠前服务推动项目快落地,发挥联审联批、容缺办理、多评合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机制作用,保障208个新建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发挥资金要素保障作用,分行业、分领域定期召开项目融资对接会,先后对接融资需求项目85个、融资需求194.32亿元,目前已授信项目26个。

完善机制,奋力创出“好业绩”。坚持“三个一批”建设活动联席会议机制,将项目建设指标任务对应分解至责任单位,督促、指导各项目责任单位提前做好备案手续、施工合同等凭证资料准备工作,为项目顺利推进、达产达效营造良好环境。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把‘三个一批’建设活动作为推进重点项目工作的总引领,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储备,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推动项目真落地、快建设、早达效,为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提供强力支撑。”市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