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魏都区:“魏法企航”激活营商新生态
【信息时间:2025-09-22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一、背景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紧密对接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许昌市魏都区法院立足审判执行职能,以“魏法企航,法润营商”品牌建设为牵引,全面优化诉讼服务链条、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强化企业权益保障,精准破解市场主体在司法环节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提供司法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打造“一站式”的涉企诉讼服务模式。在诉讼服务大厅创新设置“涉企服务专区”,配备专员提供从诉前指导、法律咨询到立案、调解的全方位服务。对涉企案件实行“优先审查、优先立案、优先调解、优先分案、优先送达”的五优先模式,通过内部协同压缩从立案到审判,从审判到执行的时间成本,打破环节壁垒,实现涉企案件快速响应、高效流转,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诉讼时间和程序性成本,让司法服务更加贴近企业,切实提升了司法获得感。

(二)实行“专业化”的审判与流程管控机制。坚持以审执质效指标为导向,聚焦涉企案件中的买卖合同等重点类型,通过抽调新入额法官充实专业审判团队,强化审判力量。同步建立“临期预警-专人督办-定期通报”的审限管控机制和案件办理倒计时制度,由专人负责节点管控,严防案件超审限。设立专门执行团队统一办理同类案件,执行指挥中心进行专项标注和台账管理,实现对案件流程的精细化监管,全面提升审判执行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诉讼成本,以公正高效的裁判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三)构建“全方位”的企业权益保护信用修复及体系。建立健全正向激励与信用修复机制,对虽有失信信息但情节轻微的企业建立重点治理台账,加强研判、宣讲政策并积极引导履行义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依法屏蔽失信信息,助力企业重塑信用、轻装上阵,实现了维护司法权威与保护企业生存发展的有机统一。依法审理涉“胖东来”网络侵权案件,通过典型案例裁判明晰消费者监督权与企业名誉权的法律边界,强化企业名誉权保护,为营造健康网络舆论环境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清晰司法指引。

三、工作成效

自“魏法企航,法润营商”品牌建设实施以来,许昌市魏都区法院聚焦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涉企案件流转全面提速:得益于“一站式”模式,涉企案件平均立案审查时间缩短至1天,先行调解成功平均时间15天。

审限管控成效突出:“临期预警-专人督办-定期通报”机制有效运行,2025年涉企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52%,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杜绝无法定事由超期案件,保障了企业纠纷解决的及时性。

专业化审判优势显现:专业审判团队对买卖合同等涉企重点纠纷的裁判尺度更加统一,裁判规则更加明晰,有效实现类案同判。2025年,魏都区法院买卖合同案件上诉率4.09%,同比压降3.60%,无发回、改判案件,案件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状态。

信用修复助力复苏:信用修复机制有效运行,今年以来,已成功帮助235家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屏蔽失信信息,使得其可以“轻装上阵”重返市场,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典型案例示范效果良好:“胖东来”网络侵权案的公正裁判,不仅保护企业商誉,更清晰划定了网络言论的法律边界,为规范网络行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和健康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指引,相关裁判规则被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