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根据省、市工作部署,长葛市深入开展“学查改,服务保障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赋能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高位推动,织密走访“一张网”
“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上下聚焦“以企业满意度为标尺、以实效破题为导向”服务理念,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全力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一是迅速推动。许昌市“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专题会议后,长葛市委、市政府快速部署,成立由常务副市长牵头的大走访活动专班,由工信局、万人助企工作办等20个成员单位协力做好综合协调、走访安排、问题督办、跟踪问效等工作。二是周密部署。制定长葛市大走访活动工作方案,及时向每位县级领导发放大走访活动提示单,围绕“十二访、十二促”工作内容,“面对面”“一对一”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三是走访联络。38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深入企业、深入一线,“一对一”走访联系306家“四上”企业,认真撰写走访分析报告、提交企业反映问题清单,专班成员快速跟进,确保“真访实情、真解难题”。
二、机制创新,打通问题“全链条”
围绕企业问题“收集—研判—转办—办理—反馈—评价”闭环办理流程,构建“三项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实打实的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一是专人对接转办机制,实现“及时办”。安排专职人员与领导干部联络员进行沟通对接,对领导干部走访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交办,实现“进企业答题,出企业解题”的服务速度。二是分类分级协调机制,实现“分类办”。对收集到的问题,市专班分门别类进行专题调度、分析、研判、处置。对于共性问题,由相关的县级领导牵头解决;对于个性问题,由牵头单位进行解决;疑难问题,由专班按程序报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市级层面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许昌市级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三是台账销号管理机制,实现“精准办”。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工作专班建立问题台账,采用“一企一档、一事一号”,每个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并以企业满意度为标准进行销号清零。工作专班每周与市委市政府督察局联络会商,及时通报问题办理进度,实现“解决一件、销号一件”。截至9月中旬,长葛市工作专班已收集并办结问题78个。
三、作风护航,服务发展“真实效”
坚持把大走访活动作为开展学习教育、推动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干部作风的关键抓手。一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培育“赢在长葛·商达天下”金字招牌,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等重点领域改革,28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累计办件量18211件,办结量居许昌第一,2486项实现了“不见面审批”,占比达99.92%,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法定时限压缩率达94.3%;聚焦影响企业获得感的涉企执法突出问题,出台规范涉企检查15项具体措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二是领导干部主动作为。坚持县级领导分包制度,把助企纾困作为工作重点,元至8月份,森源、众品等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3.5%、48.4%,金汇集团实现短流程炼钢复工复产;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化政银企合作,组织各类对接活动18场,为175家企业投放贷款2.65亿元;围绕惠企政策落实见效,累计为企业争取专项债券以及“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上级政策性资金项目11个,共2.6亿元;针对用工难问题,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等活动95期,服务用工企业963家,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解决了企业“用工荒”难题。三是职能部门靠前服务。针对订单减少、销售渠道单一问题,市商务局举办“企业出海—拓宽海外市场培训会”,累计培训90余家外贸企业;针对惠企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市工信部门组织50余家企业参加“一起益企·政策护航”中小企业服务月专项培训活动,组织120余家工业领域企业开展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宣贯培训和循环经济规范提升政策培训,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地;针对产学研融合发展难题,发改、工信部门组织长兴蜂业、华昱食品等企业参加河南省现代食品产学研对接会,组织宝润机械等5家企业与河南科技学院等3所院校分别达成合作协议,开展“科技副总”岗位服务工作。
下一步,长葛市将持续深化“学查改”专项行动,健全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推动问题解决提质增效,全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