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提案回复
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第128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时间:2022-09-30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九三学社许昌支社:

贵社提出的《关于我市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围绕省委省政府“绿色低碳转型战略”重点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抓手,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格局,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2021年7月27日,按要求比照省里成立了许昌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委常务副市长、市委秘书长、有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之后,比照《河南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结合许昌实际起草了《许昌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按照全市一盘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积极构建碳达峰“1+10+7”政策体系;2021年9月15日,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许昌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许碳办〔2021〕1号)。按照《许昌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分工,市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许昌市2030年前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围绕实施能源体系清洁高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绿色低碳建设行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行动、绿色减碳科技创新行动、绿色低碳招商引智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十大行动”,明确主要目标和任务,确保全市2030年前二氧化碳达峰。目前该方案正在按程序征求各单位意见。

根据省碳办统一部署,全省碳达峰工作要按照全省一盘棋、上下协同、步调一致、不抢跑不冒进原则推进。各地市《实施方案》需报省碳办评审,省碳办结合各地方案综合评估通过后方可提请当地党委政府上会研究。

2021年碳达峰目标提出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一、开展宣传和培训。广泛利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世界环境日、低碳日、节能宣传月、无废城市等宣传,使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开展政策培训,2021年10月,组织全市党政领导干部举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报告会,邀请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康艳兵博士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新未来、新挑战、新机遇”为主题,做了专题辅导报告;2022年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网络培训等。

二、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一)推动传统能源优化提升。一是提高统调电厂能效。组织龙岗电厂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改造后锅炉最低稳燃负荷可由46%左右降低至30%。二是提升油气保障能力。2022年度,全市通过购买具备“不低于日均3天用气量的应急调峰储气能力”;协调推进河南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平顶山-许昌-周口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许昌段)开工。三是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持续推进工业余热余压、电厂热力、清洁能源等替代煤炭,实施“许禹长输供热”等清洁取暖提质工程建设。开展“燃煤散烧治理大排查大整治”,确保平原地区散煤清零。(二)清洁能源强化供给。一是围绕龙头打造新能源产业链。以许继集团为龙头先行先试,推进“绿色低碳园区”“分布式新能源+”试点,通过“行政办公类、设备制造类、高耗能类、高可靠性类”不同类型解决方案示范,以点带面推进许昌市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支持许继集团等建设储能电池共享实验室,持续推进储能产业发展。以平煤隆基为龙头谋划30GW“超级工厂”,建设许昌安彩、金萌新能源等项目,建成全省规模最大、链条最全的光伏新能源产业基地。二是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项目建设。开展分布式光伏整县试点,与华为集团、豫能集团合作,实施500MW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项目,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襄城模式”;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备案90多万千瓦,并网约14万千瓦。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推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贝特瑞储能电池、禹州市天道新能源、鄢陵县集中式储能示范等项目建设,打造从“焦油深加工→中间相焦→负极材料→锂电池→储能”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

三、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一)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一是严控“两高”项目。严格落实《河南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行动方案》,推进许昌安彩光伏轻质基板、禹州天道锂电池负极材料等6个项目通过省级会商论证。二是深入推进节能降碳。按照省发改委《关于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对标行业能效先进水平对全市的36家省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降碳改造,2022年计划实施的6家重点改造项目,截至9月中旬许继集团等5家已完成。三是推动重点行业绿色升级。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截至2022年上半年,共验收2020年度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6家,2021年度审核企业11家,2022年度审核企业启动23家。根据省工信厅《关于组织申报第四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的通知》要求,组织我市豫辰药业等4家申报。(二)推动循环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再生金属产业。推进大周循环经济产业园按照“一区三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全国最大废旧金属再生基地、全国低碳循环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国家一流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发展定位,围绕双千亿目标,谋划“十四五”项目67个,总投资566亿元,打造全国最大的再生金属加工回收研发基地。1—7月份,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0.5亿元,增长16.5%;上交税金14.03亿元,增长9.35%,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有望突破1000亿元。二是大力发展硅碳新材料产业。依托襄城县煤基化工基地,布局高纯硅烷、高功率等静压石墨电极、半导体芯片硅材料、环己酮等项目,打造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现代产业体系优势转变,许昌市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获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四、推动交通和建筑优化。(一)加快交通绿色发展。一是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年初开工建设豫中陆路口岸综合物流港铁路专用线项目,持续推进许昌港襄城港区项目,力争2022年具备通航条件。二是推进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豫中陆路口岸综合物流港、万里综合物流园等大型物流园区建设,推动许昌加快融入“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三是推广新能源交通装备。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100%全覆盖,出台补贴政策鼓励更新使用新能源车辆,中心城区巡游出租汽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二)推动建筑绿色转型。一是不断提高绿色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三星四级”评价,绿色建筑“基本级”覆盖率达到100%,公共建筑全部执行一星以上的标准。二是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2022年计划实施12个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42.16万㎡,占新建建筑比例约21%,目前已开工6个。

五、推动构建绿色屏障。一是倡导绿色生活。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开展世界环境日、低碳日、节能宣传月、无废城市等宣传,使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我市绿色公交车辆比率达100%。二是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推进“无废乡村”,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建设回收网点97个,全市76个乡镇实现全覆盖。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鄢陵县、长葛市秸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为示范,推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37%。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市城镇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量60吨/日。推进建筑垃圾管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2%以上。三是推动水资源集约利用。统筹推进“五水综改”,提前超额完成省定的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提升污泥处置能力,中心城区污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4.9%;印发《许昌市2022年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全域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四是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目前全市共完成森林许昌生态建设面积57382.8亩,占总任务的109.4%,圆满完成森林许昌生态建设任务。

下一步,市碳办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领导小组要求,统筹全市做好碳达峰工作,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系统推进,努力推进我市碳达峰如期实现。

感谢贵社对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今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9月28日

联系人:王俊磊     

联系电话:296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