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许昌支社: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建立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推进工作机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
一、强化推进机制,推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一是持续深化“九大行动”。制定实施《2024年深化拓展“九大行动”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2024年先行试验区建设的33项重点任务。发挥“九大行动”工作专班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动工作,每月调度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有效推进。二是扎实推进“三重”任务。组织市有关部门围绕先行试验区建设,梳理2024年度重点项目、重大改革、重要工作(活动),形成《2024年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三重”任务清单》,确定30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改革、82项重要工作(活动),作为先行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落实,目前已完成21项,其余事项正在有序推进。三是推动省级支持政策落实落地。围绕落实省直部门配套支持政策,建立省级重点支持政策落地事项清单,组织市直部门加强向上汇报对接,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更多政策、试点、项目、资金向我市倾斜。去年省级支持政策已落地完成199项,今年梳理出66项重点推进。四是不断完善推进机制。把先行试验区重点事项纳入“周交办、月讲评”持续推进,每月对各县(市、区)和承担重点任务的市直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激发各地、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印发工作通报,及时编发典型经验做法,今年以来共印发工作通报6期、简报42期。
二、强化项目支撑,补齐城乡发展短板。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紧盯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方向、投向领域,特别是抢抓国家发行超长期国债的政策机遇,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为先行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今年以来,争取38个超长期国债项目通过省级审核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有8个项目纳入拟支持清单,国债资金1.57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8亿元,支持我市13个项目建设;争取279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国家审核,已发行债券项目28个,发行额度27.38亿元。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开展“四好农村路”全域高质量示范创建,所有建制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目标,禹州市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鄢陵县、建安区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引导邮政公司与快递企业开展“邮快合作”,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设立比例达到75%。推进燃气下乡,农村燃气覆盖率达到76.6%。三是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学校整体布局,今年谋划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11个,5个项目已竣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乡镇卫生院基本达标率100%,4个县(市)8个医共体全部实现实质性运行。不断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45.12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357.4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实现市级统筹。
三、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3家,今年第一批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4家。稳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1709家规上工业企业“四有”企业达到1228家、覆盖率71.9%。4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5家企业被评为省制造业头雁企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家。中原电气实验室挂牌运营,许继电气、清华大学4支科研团队拟入驻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二是提升产业发展质效。聚焦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能级,加快培育10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链群跨越式发展,超硬材料产业集群、新型电力(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安区发制品产业成功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今年上半年全市2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领航企业、4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4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工厂,数量均居全省前3。三是加快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实施重大涉农科技专项,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长葛市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禹州市入选省级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建立入乡转化科技成果数据库,定期举办涉农科技成果发布对接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科技人才下乡,选派近400名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开展科技服务,选派200名专业人才到基层挂职。
四、强化改革赋能,促进城乡协调互促。一是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村(社区)党组织引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导的体制机制,深入落实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和行政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化“三零”创建活动,创新“警源治理+综治协调”机制,各类矛盾隐患得到有效化解。创新建立全市万人助企联乡帮村“十个一”工作制度,谋划实施130余项万人助企“六项对接”和联乡帮村“四下基层”活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二是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定市、县两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体系,搭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平台,实现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网上拍卖、挂牌交易。推动长葛市纳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家试点,首宗入市地块已顺利成交。目前,全市累计入市交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1宗、789.22亩、成交金额3.89亿元。三是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推进试点建设,制定《许昌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实施方案》《许昌市农村产权抵押质押贷款的实施方案(办法)》等文件,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动各类农村资产产权流转交易、抵押贷款。目前,全市累计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470笔、5.33亿元,其中长葛市458笔,金额5.21亿元。
五、强化增收举措,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一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带动居民就业增收。统筹办好“10+N”公共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梳理发布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2464个,将失业登记、求职渠道、技能培训等12项服务延伸到基层,加快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今年以来举办专场招聘活动457场,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6万人。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4533人次,新增技能人才70950人。二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激发技能人才、小微创业者等重点群体增收潜力,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力度,聚焦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综合素质素养,充分发挥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作用,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重点群体分类精准开展培训,打造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三是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完善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扶持体系,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落实力度,开展“网格化”“扫街式”上门服务,做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上半年为527户创业实体发放贷款2.5亿元,带动就业3330人。加大返乡创业扶持力度,在各县(市、区)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上半年全市返乡入乡创业2820人、带动就业14961人。四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强化现代农业载体建设,成功创建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涉农县(市、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全覆盖,带动20万农民就地就业。发展镇域特色产业,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8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围绕生产观光型、采摘体验型、旅游休闲型等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将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42家、农民合作社7140家、家庭农场9601家。
2024年8月2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963577
联系人:李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