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提案回复
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08030304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时间:2025-09-30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楚光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许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顶梁柱”。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民营经济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推动民营企业融资。一是引导产品服务创新。针对小微企业抵质押物不足的情况,积极挖掘信用信息,开发信用贷款,如“银税贷”“流水贷”“结算贷”等产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白名单”银企对接机制,积极匹配“科技贷”“专精特新贷”等信贷产品,强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针对重点产业链企业,通过应收账款保理及质押、预付款融资等方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开展“一链一策一批”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针对地方特色产业,搭建特色场景,提高获客能力和集约化运营水平,促使金融服务可以涵盖更多市场主体,如辖内的“药材贷”、“再生金属产业贷”、“发制品产业贷”、“胖东来伙伴融”、“电力装备贷”等产品。二是推动小微协调机制提质增效。强化支持重点领域,精准授信“纾困增效”。向银行机构下发企业名单,督促银行机构扎实开展外贸企业、科创企业走访对接,梳理两类企业授信获贷情况,并为无授信的外贸企业分配主办银行。截至6月15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内,累放贷款金额284.79亿元,其中,首贷金额23.57亿元、无还本续贷金额78.48亿元,信用贷款金额153.13亿元,累放贷款利率4.06%。三是共同推动银政企合作交流。举办“银政企协同,助力许昌开启‘两融’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融资对接会”,邀请省委金融办、河南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河南分行等省级部门领导赴许参会,面向15家金融机构推介重大项目223个,总融资需求达1019.6亿元,引导金融机构融入许昌“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围绕“龙头企业+配套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推动科创、外贸、消费等各领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政策体系和督导落实。一是完善工作机制。2025年1月,市发改委牵头建立了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局际联席会议制度,7月4日经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成立了书记、市长任双专班长的工作专班。健全了研究议事、协调推进、联络沟通、督导落实、请示报告等工作机制,形成了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政策体系。依据《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围绕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权益保护、金融支持等领域起草了我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行动计划和攻坚方案。三是强化督导落实。7月14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汤超牵头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听取市发改委汇报骨干企业培育、市场平等准入专项行动、招投标专项整治和强化要素保障攻坚方案落实情况、市市场监管局汇报经营主体培育、维护公平竞争专项行动落实情况、市科技局汇报科技创新赋能专项行动落实情况、市委政法委汇报合法权益保护专项行动落实情况、市工信局汇报解决拖欠账款攻坚方案落实情况、市司法局汇报整治涉企四乱攻坚方案落实情况、市中级法院汇报强化法治保障攻坚方案落实情况、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汇报信用诚信建设攻坚方案落实情况、民营企业培训攻坚方案落实情况,汤部长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单位要加力推动政策落实,切实让民营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三、完善账款清偿机制。一是完善督导帮扶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账款清欠台账,定期对全市清欠工作情况进行通报,提出针对性的工作要求。建立完善督办机制,市清欠专班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对各县(市、区)账款清偿及专项资金使用进行联合督导。组织市专班相关成员单位对县(市、区)进行对口包联,指导开展清偿工作,并对问题较多的县(市、区)予以通报。二是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各级清欠专班在审计部门审核结果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筛选形成本地区债券发行需求,省财政厅根据欠款到期情况及时组织债券发行。财政和相关部门要按照“专户监管、专款直达”原则,严格管理用于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的地方政府债券使用工作,确保债券资金直达欠款债权人,避免资金挪作他用或违规使用,突出实质性清偿。

下一步,我市将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拼经济”的重中之重,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深入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为助力“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的成功实施贡献民营企业力量。

十分感谢您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