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梦娟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支持民营企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财富之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中小型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推动民营企业融资。一是引导产品服务创新。针对小微企业抵质押物不足的情况,积极挖掘信用信息,开发信用贷款,如“银税贷”“流水贷”“结算贷”等产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白名单”银企对接机制,积极匹配“科技贷”“专精特新贷”等信贷产品,强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针对重点产业链企业,通过应收账款保理及质押、预付款融资等方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开展“一链一策一批”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针对地方特色产业,搭建特色场景,提高获客能力和集约化运营水平,促使金融服务可以涵盖更多市场主体,如辖内的“药材贷”、“再生金属产业贷”、“发制品产业贷”、“胖东来伙伴融”、“电力装备贷”等产品。二是推动小微协调机制提质增效。强化支持重点领域,精准授信“纾困增效”。向银行机构下发企业名单,督促银行机构扎实开展外贸企业、科创企业走访对接,梳理两类企业授信获贷情况,并为无授信的外贸企业分配主办银行。截至6月15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内,累放贷款金额284.79亿元,其中,首贷金额23.57亿元、无还本续贷金额78.48亿元,信用贷款金额153.13亿元,累放贷款利率4.06%。三是共同推动银政企合作交流。举办“银政企协同,助力许昌开启‘两融’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融资对接会”,邀请省委金融办、河南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河南分行等省级部门领导赴许参会,面向15家金融机构推介重大项目223个,总融资需求达1019.6亿元,引导金融机构融入许昌“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围绕“龙头企业+配套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推动科创、外贸、消费等各领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4月25日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市“增信心 再出发 勇争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全部出席,邀请上百位企业家共聚一堂,共谋发展,会上市委书记杨小菁阐述了许昌民营企业家敢为人先、专注坚守、追求卓越、开放包容、诚信经营、立己达人的优秀品质,指出了许昌民营经济正在经历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个体竞争向集群竞争转变、家族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四个转变过程,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家要与国家同向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与许昌同生共荣,努力再造许昌民营经济新辉煌。
三、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实施企业精准帮扶。实行企业包保联系服务制度,市级层面选取制造业营收靠前、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产业链重点企业等共计204家进行重点帮扶,其中前100家重点企业由市级领导按照“领导干部+责任部门+金融机构”的工作机制进行联系帮扶,剩余104家由重点涉企和行业主管部门班子成员担任重点企业服务专员进行联系帮扶,其余规模以上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由各县(市、区)负责比照进行。二是举办产销对接活动。2月24日,举办拼抢一季度“开门红”全市重点项目及建材行业产销对接活动,全面推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建材企业释放产能,满产达效。5月13日上午,举办许昌市电力装备产业链政银企对接活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金融产品及服务推介,全市的64家电力装备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对接活动。5月30日,举办全市医疗用品、医药行业与医疗卫生健康系统产销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来自全市的85家医疗、医药企业,22家医院参加了此次活动。6月19日,市委书记杨小菁带队参加2025河南·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合作对接活动。活动期间,我市共签约项目30个,涉及食品、化工、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材料、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三是推动企业出海。许昌自贸联动创新区建设方面,围绕河南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梳理标准化厂房“分割登记+土地分摊”新模式等16项我市可复制推广的最佳实践案例,明确责任单位,建立工作台账,统筹推进全市复制推广工作,加速释放改革红利,目前,已推动“标准化厂房‘分割登记+土地分摊’新模式”“远程异地评标‘双盲’模式”“探索准营许可事项‘智能速办’政务服务模式”3项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在许昌落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方面,赴新乡长垣开展宣讲推广活动,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开通数字化市场采购模式许昌区域,实现“平台接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截至目前,试点出口672单,货值1574.0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13亿元,同比增长5.73%。保税物流中心方面,紧紧抓住印度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开放的有利时机,不断扩大在许注册企业进出口业务规模,保税仓库月库存备货量由之前的几十吨增加至近180吨,截至目前,保税物流中心已注册企业96家,累计服务企业超580家,1-4月累计完成进出口4.77亿元,同比增长85.5%。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方面,邀请亚马逊、速卖通、TEMU、TikTok、快手等来许开展招商推介会10场累计参加650人,为企业提升获客能力、拓宽销售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1-4月跨境电商进出口57.83亿元。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聚焦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深入开展优化提升行动,梳理省优化提升行动方案4个方面20项重点举措,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433”工程,聚焦城市管理、文化旅游等领域,树立6大领域标杆、开展4个专项提升行动、实施3项创新改革举措、打造3个营商环境特色品牌。制定印发《2025年营商环境惠企利民“微改革·微创新”若干举措》,谋划实施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市场主体跨区域“一照多址”改革等15项亮点内容。对标学习苏沪杭等地先进做法,组织26家市直单位研究制定2025年营商环境各领域改革提升方案。打造“一指标一经验 一县(市、区)一品牌”,目前已谋划34项市直亮点打造事项和9项品牌建设方案。二是聚焦急难愁盼,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组织开展“走进服务对象 当好三天职员”沉浸式换位体验活动,直击办事痛点、破解服务难点,市县两级累计开展体验156次,优化提升事项(环节)30个。创新建立“政策服务员”工作机制,组建涉及全市22个部门的“政策服务员库”,集中发布惠企利民政策13期,灵活发布“两新”“税务”等领域政策21次,惠及企业7.5万余家(次)。通过“暗访+服务”、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今年以来,共开展暗访检查12次,召开座谈会2次,精准收集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69条,已办结56条。深入9个工业园区,实地走访企业20余家,电话沟通139家,收集问题线索38件,已解决问题22件。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有诉即办”,督促市县及时办理省市平台投诉举报案件,上半年共受理45件,已推动办结28件,其中,办结拖欠账款类16件,累计化解账款约7000万元。三是聚焦审慎监管,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扩宽“一业一证”改革,聚焦餐饮、超市、药店等行业率先推行经营主体“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证准营”。实施“六随机+双盲”多点分散式评标新模式,在全省首次提出“六随机+双盲”多点分散式评标,实现评标全流程“随机化、分散化、透明化”,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公平竞争树立新标杆。四是聚焦柔性执法,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先后制定印发《许昌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任务清单》,今年以来,共收集行政执法类问题线索650余件,移送执法部门执法监督线索5个,移送市纪委监委问题线索10个。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依托“我的许昌”客户端,建成“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线上应用,上线《许昌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南》,提升用户体验。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依托“法润许昌”微信公众号“以案释法”短视频专栏,拓宽涉企法律宣传渠道,截至目前,已发布71期,覆盖1319个新媒体平台,实现以案释法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提升。五是聚焦惠企利民,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推动22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办件总量约4.5万件(次),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印发实施《许昌市2025年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开展政务服务专项提升行动方案》,以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为抓手,90%以上的政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积极建立专职窗口服务人员队伍,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到7月底前全面建立我市“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审批服务新模式。创新打造“刷脸办事”数字政务新场景,今年以来,服务群众6.5万人次,平均办理时间减少20%以上。完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功能,通过线上提前提醒、兑现确认等方式,截至目前,共梳理惠企政策2398条,提供政策服务1185项,惠及企业19236家,奖补资金7.57亿元。六是聚焦民生福祉,打造富有活力的宜居宜业环境。实施“聚才强链”人才服务工程,举办专场招聘活动353场,为5100余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16.5万个,促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3万人。着力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围绕“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将医保基金拨付时限由1个月大幅压缩至7天。创新推出“家门口的公积金”服务,通过“数智赋能”打造“政务+金融”服务新场景,真正实现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全覆盖。制定印发《许昌市2025年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方案》,优化场所建设布局,目前,中心城区10个胖东来社区老年食堂试点8个已完成适老化改造。
下一步,我市将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拼经济”的重中之重,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深入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为助力“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的成功实施贡献民营企业力量。
十分感谢您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