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提案回复
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08030168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时间:2025-09-30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寇滢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融入郑州都市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郑州都市圈建设的决策部署,把“主动融入郑州都市圈”作为重大战略,强化郑(港)汴许主引擎作用,持续深化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对接合作,融入郑州都市圈步伐不断加快。

一、突出高效联通,构建综合交通网络

围绕打造郑许“一小时通勤圈”,同步规划建设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际快速路,许港快速通道、新G107等一批交通项目建成投用,连接航空港区梁州大道、荆州路的忠武路、中原路部分路段建成通车,许昌市绕城、郑南、焦平、周平高速加快实施,尉临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郑许之间已贯通3条高铁、1条普铁、1条市域铁路、4条高速公路、10条干线公路,初步形成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郑许市域铁路累计运送旅客超1800万人次。将市域铁路站点划分为产业发展与创新驱动类、综合枢纽类、生态与文旅融合类、社区服务与功能配套类4种类型,根据客流情况、土地资源及开发程度,正在分类有序推进站点片区开发。

二、强化分工协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以市域铁路、魏武大道、京港澳高速沿线为纽带,加快建设许港产业带,目前许港产业带许昌区域集聚了9家上市公司、1071家规上工业企业、377家高新技术企业,与郑州和港区形成了“1+1>2”的产业协同效应。汽车及零部件领域,远东传动、同心传动、爱彼爱和、普赫姆等企业成为比亚迪、上汽、宇通的重要供货商。电子信息领域,裕同包装、黄河信产、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正在与航空港区共建智能芯片、算力网络、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圈。生物医药领域,加快建设中原生命健康谷,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许昌基地揭牌。新材料领域,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循环经济领域,每年回收利用废旧金属400万吨,河南循环集团将许昌纳入“一区三基地”布局。

三、坚持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争取高校资源向许昌延伸,中原科技学院许昌校区在校师生达到2.4万人,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实现驻许高校博士招生零的突破,建安区一高与省实验中学开展结对共建。许昌市中心医院与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医院结为协作医院。与郑州签订《郑许公共文化服务同城合作协议》,在人才培训、文化活动、展览展示等方面与郑州实现融合互通,省博物院许昌分院挂牌成立。联合郑州、洛阳等都市圈城市,共同点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三国文化之旅城市地图,打造了三国文化体验游、胖东来打卡购物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许昌与郑州都市圈其他城市住房公积金实行互认互贷。

四、聚焦互利共赢,促进要素资源集中集聚

深度融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平台,建成许昌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自贸区许昌联动创新区等开放平台。加强与郑州科研院所对接,中原电气实验室、河南农大P3实验室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许昌电气分中心即将设立。通过合资合作、资源共享、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等方式,与省投、水投、交投、豫资等省属国企合作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涵盖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健全对接合作机制,谋划推进了一批与郑州市、航空港区对接合作事项,我市与航空港区管委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