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提案回复
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08010160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时间:2023-09-13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詹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经与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人行许昌市中心支行、许昌银保监分局、市税务局等部门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许昌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国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为抓手,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我市国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数量已达到5家,长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区域。

一、我市“两业”融合发展情况

(一)完善顶层设计,推动“两业”融合高质量发展。2020年12月2日,我市出台《许昌市先进制造业与先进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许服务业〔2020〕2号),重点围绕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运用、总集成总承包、检验检测、大数据等我市优势产业领域加速推进“两业”深度融合,高附加值服务业,推动智能制造型工业向服务环节增值升级。

(二)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持续开展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培育工作,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制定实施《许昌市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许昌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等一揽子政策,加大对国家相关试点示范以及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项目、智能工厂、车间等支持力度,2022年拨付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2870万元,有效激发了企业转型动力和创新活力。截至目前,累计全市建成智能工厂(车间)52家,省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

(三)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构建以数字化制造、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模式,推动试点示范带动制造业水平整体提升。远东传动的汽车传动轴智能制造生产线入选省大数据优秀应用案例;德通智能、纪年电气入选省数据资产评估试点企业;初心智能入选国家物联网示范项目;森尼瑞电气入选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黄河信产入选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黄河信产的服务器及微型计算机高品质柔性和智能制造生产线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四)培育推广柔性化定制。鼓励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业服务化,结合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培育工作,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逐步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近几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分别为2家、19家,2023年新获评2家省级服务型制造企业。“上云”企业达11422家,居全省第三位。

(五)试点示范成效显著。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驻企业365家,其中规上企业116家、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2023年《科技赋能 融合提质 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业融合经验做法》报告被国家、省发改委等多网站发布,5月26日,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优秀代表参加国家“两业融合”调研暨经验交流会并做典型发言。禹州市创建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以来,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制造体系示范企业”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5家企业,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家。森源重工依托专用车辆的研发及生产,已建设成完善的企业服务运营事业部,新能源车辆租赁服务运营中心相继投入各种服务型运营车辆近7000台套,服务网络涵盖省内各县市以及镇村等区域,开创了物业服务的新模式,由原来的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的产业链延伸,实现制造服务产业化。德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创建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以来,已在全国12个省市着手建立振动搅拌相关标准,振动搅拌技术已应用于全国30个省市700余项工程项目。建成了振动搅拌标准公共服务共享平台,打造了智慧型服务企业集团,实现了混凝土全产业链协作生产。

(六)发展产业优势,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物流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我市已建成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万里综合物流园、许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中大型物流园区,功能不断完善,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为许昌市智能装备、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农副产品等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2023年1-6月,许昌保税物流中心累计完成进出口约93091万元,同比增长55.76%。截至6月底,许昌保税物流中心已开展业务合作企业349家,较2022年底253家增加96家,增长37.94%。科技服务提速发展。检验检测作为许昌未来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重要抓手,目前,已建成运营及在建国家检测中心7个,省检测中心8个,总量达到15个。

(七)强化要素支撑,为“两业”融合提供保障。信贷方面,截至2023年3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305.08亿元,较年初增加2.76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80.92亿元,较年初增加1.46亿元。财政支持方面,全市已投入1000万元,支持设立许昌市智融创业投入基金,促进我市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人才方面,积极参加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深入实施“许昌英才计划”3.0版,在市民之家设置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依据英才计划政策文件,为高层次人才积极落实待遇,2023年以来,为333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奖补资金877.969万元。开展人才认定进企业、进高校活动,累计受理450余名人才申报、直接认定292名青年潜力人才。

我市“两业”融合发展过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您提案中提到的人才薄弱、缺乏有效的配套政策支持体系等问题我们会特别关注。下一步,我市将采取下列措施,推动我市“两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一)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支持。贯彻落实《许昌市先进制造业与先进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加大《河南省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和《许昌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宣传贯彻力度,并结合我市智能化改造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资金支持体系,加大与财政部门协调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提高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积极性。

(二)建设集群平台,助力企业转型。充分发挥许昌市制造业、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整合扩区,突出培育主导产业,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鼓励选择1个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鼓励重点企业牵头组建跨区域产业联盟,与省内外院校、科研院所等加强对接,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深化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示范应用推广等合作。

(三)突出典型引领,打造试点示范。持续开展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培育工作,遴选一批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召开服务型制造现场会。主导产业遴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培育,重点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四)创新金融服务,强化扶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加强金融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新模式。以“数字许昌”建设为契机,借鉴焦作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模式,整合我市现有资源,加快全市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持续落实《许昌市政银企对接工作调度机制》要求,引导各县(市、区)、市直各行业部门组织高频、高效、高质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支持有条件的银行业机构为优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开通信贷审查审批“绿色通道”,推广平行作业、“信贷工厂”等模式,提高审贷、放贷效率,及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五)注重人才招引,强化企业服务。围绕许昌英才计划3.0版政策要求,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行动和青年人才倍增行动,聚焦我市重点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平台,联系服务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常态化推进人才分类认定和青年潜力人才“随到随认”。针对我市重点企业进行上门政策宣传和人才认定、人才卡现场即办服务,扩大人才政策影响力,提升人才服务便利度。优化人才联盟服务,整合社会市场服务优质资源,拓展延伸人才服务内容,向各类人才提供包括餐饮住宿、商超文旅、健身娱乐、医疗健康等全方位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两业融合发展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2023年7月13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许昌市发改委服务业发展科 2962210

联系人:王  博